还不是会员?加入乐天

登录站点

用户名

密码

章沛然的日志

章沛然的主页 » TA的所有日志
按照发布时间排序
  • 【原创】接纳别人,就是接纳我们自己

    “讨厌某个人的缺点,是因为从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。” 这是一种很有趣的观点,而且更有趣的是,这个观点常常被我的咨客们所证实。也就是说,当一个在某方面有缺陷的人遇见了另一个在这方面有缺陷的人时,他非但不会因感到“同病相怜”而想要接近这个人,相反,还可能出于一种类似“被戳到痛处”或“恨铁不成钢”的感觉而对这个人产
    分类: 心理短文|2457 次阅读|没有评论
  • 2

    【原创】无法拥抱幸福的少女

    前段时间,有一位容貌姣好的十九岁少女因为抑郁来到了我的咨询室。然而,这个家境优越的少女却怀着一个令人惋惜的信念:我不应该拥有幸福,因为我还不够好。 少女很害怕被人评论自己哪里不够好,但是她更害怕的是被人过度赞美。因为她无法承受当别人过后看到她的“真实面目”,发现她其实并没有他们原先想象的那么好时,她将会体验到
    分类: 心理短文|880 次阅读|没有评论
  • 【原创】还给孩子尊敬自己父母的权利

    “你可千万不要像你爸爸一样,总是身体不好”“你可千万不要像你父亲一样,性格那么懦弱”“你可千万别学你爸,整天不务正业,都没几个朋友”。 可谁知,孩子却恰恰成为了这样一个体弱多病、优柔寡断、人际交往困难的年轻人,将母亲口中的这些“不要”统统照搬到了自己身上。 这种现象在我过去的咨询个案中时有发生。
    分类: 心理短文|834 次阅读|没有评论
  • 42

    【原创】“别人家孩子”看不见的忧伤

    文/章沛然   在我的来访者中 , 有一个这样的年轻人群。他们从小就在身边人的夸奖和赞扬声中长大 , 是父母的骄傲 , 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模范生 , 是别的家长用来教导自己孩子的榜样和标兵。成长过程中 , 这些“别人家的孩子”在浸润于优越感中的同时 , 其实也被这些溢美之词套上了看不见的枷锁。
    分类: 心理短文|926 次阅读|没有评论
  • 100

    【原创】做佛陀,不做上帝

    ——关于心理咨询师工作的一点感悟 文/章沛然  “ 至人之用心若镜,不将不迎,应而不藏,故能胜物而不伤。”——《庄子》 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句话,也是我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执业以来的第一信条。 在我看来,心理咨询师应做像佛陀那样的引导者,而不是上帝那样的拯救者。因为来访者本身就是神性圆满